在线投稿

员工园地

员工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园地 -> 员工园地 -> 正文

北京大学张辉教授做客桂子山人文论坛 谈“三个关键词中的比较文学”

作者:梁靖羚来源:大阳城app大阳城app 阅读次数:日期:2023年06月09日

(通讯员 梁靖羚)6月8日上午10点,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CCLA)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执委会委员兼学术专门委员会主任张辉教授做客桂子山人文论坛,在大阳城app外国文学教研室为师生带来“三个关键词中的比较文学”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大阳城app(中国)有限公司苏晖教授主持,杨建教授、王树福教授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50余名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辉教授分别以建筑、语言、宗教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为案例,富有生趣地展示了文化交融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表示,多元文化之间的交叉与对话一直是比较文学研究者们关心的重要问题。继而,张辉教授详细讲解了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奈特、法国学者布吕奈尔和美籍德裔学者亨利·雷马克三人对“比较文学”的定义。通过三者的比较分析,张辉教授指出,不同学派对“什么是比较文学”这个问题的回答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大相径庭,相反,这些定义呈现了不同学者、不同研究方法以及不同学派之间对比较文学定义所达成的一种基本共识——比较文学的核心概念主要是跨学科(inter-discipline)、跨文化(cross-culture)和跨民族/国别(trans-national)。

在这个共识基础上,张辉教授提出了“跨越”、“复数”和“他者”三个核心词,对“什么是比较文学”这一经典而又复杂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首先,“跨越”是比较文学学科成立的大前提。张辉教授认为,对于比较文学学者而言,在单一的思想文化观念上停留,事实上就意味着“学科的停滞”,意味着“学术生命的死亡”。对于比较文学来说,努力在不同语言文化之间跨越,打开多样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向度,既是“宿命”,也是“使命”。

其次,“复数”是比较文学的起点,是跨越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张辉教授认为,世界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正是比较研究的指归所在。他通过对“复数希腊”和“复数西方”的解读,强调了生动而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现象,才是我们比较研究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最后,“他者”是我们确证自身存在、认识自我的依据。在这一点上,张辉教授引入列维纳斯的他者哲学进行讲解,提出了“‘比较’在他者哲学意义上乃是一切成见和僵化观念反义词”的观点。他指出,正是与他者一次次的“短兵相接”,让我们从对世界、对文学、对生命的既有“stereotype”中超越了出来,为世界文化开辟了更多可能性的空间,这也使我们的“比较”在更高的意义上保持着真正的敞开。

张辉教授发言结束后,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对讲座展开了进一步的交流。王树福教授表示,讲座为比较文学研究分别带来了方法论、本体论和思想史意义上的三重启示,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人文学者的确应该既考察差异性,又关注共同性。杨建教授分享了大阳城app(中国)有限公司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与张辉教授在团队建设和教学理念上达成了共识。现场的同学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提问,张辉教授在回答中鼓励大家要多做个案研究,多在学术史中与前人对话,培养自己的理性思辨能力。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掌声和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